

草莓的种植一般是第一年的8月份到翌年的4月份,在4月底草莓结束到8月初有4个月空闲期。
1.温湿度管理。
缓苗后要及时铺盖地膜,地膜以黑白色膜为好,白色朝外黑色朝内。气温尽量控制在15℃~25℃,当顶花序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,白天棚温保持20℃~25℃,夜晚保持5℃以上,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℃以下时,应开启加温设备,保持夜间棚内温度在5℃以上。立春后气温渐渐回升,要注意及时通风,尽量降低温度,防止徒长,大棚内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0℃,这样有利于提高草莓果实品质。
2.肥水管理。
草莓栽培结果期长达4~5个月,草莓需肥多,肥料可用日本园试配方或西班牙爱科罗伏兰柯氨基酸肥,追肥应少量多次。追肥时间和次数大致如下:早期每天2~3次,每次供肥约5 min,直到基质完全湿润,营养液从废水系统排出。果实成熟期减少肥水次数,每天1~2次,保持基质半干半湿,可促进增加草莓果实甜度。阴雨天气可减少肥水次数和供应量,连续晴天可适当增加肥水的次数和供应量。
3.植株整理。
去除病虫害严重的茎叶,去除匍匐茎、芽,每株草莓留5~7片功能叶。首先去除有病害的叶片,同时去除虫害严重的叶片,在此基础上去除匍匐茎、茎芽和老叶。在植株调整时,注意观察草莓病虫害的发生,发现后尽可能在早期防治。
4.促花保果。
一是叶片喷施微量元素,第二是放养蜜蜂。通过喷施低浓度的促花保果的钙肥、硼肥等促进花芽分化和多开花,同时放养中华蜂授粉,蜜蜂按每亩1桶蜂群量放置,注意在没有开花的时期需要喂养蜜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