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盆钵规格及基质配比
盆钵规格为上口直径29 cm,底面直径23 cm,高度27 cm。栽培基质选用草炭、蛭石、珍珠岩按体积比6∶2∶1混配均匀,再经消毒后,装入盆钵,装填至盆钵的2/3。
2.温室消毒
春季育苗结束后,对棚室进行彻底消毒,在温室内喷施25%或50%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~1 000倍液,也可以室内喷洒20%福尔马林溶液,喷洒后进行闷棚7~10 d,使棚温升到55~60 ℃,起到杀菌、灭虫的效果。最后去除苗床上的铁网,苗床框架中间位置摆放已准备好的盆钵,盆钵间距为3~5 cm,并安装滴灌带,浇透水。
3.定植
哈密瓜适栽苗龄为30 d左右,瓜苗发育至2叶1心或3叶1心时开始定植,定植时不要使育苗穴内苗土散坨,避免瓜苗根系受损而延长缓苗时间。将根系完好的带土坨苗移入预先挖好定植穴的盆钵内,用栽培基质轻轻压实,再用基质围根将定植穴盖严,当天或第2天浇透水1次。棚内平均温度保持在25 ℃,并保持干燥通风环境。
4.温度调控
定植后密闭温室保持温度稳定,晴天中午展开遮阳网,以促进哈密瓜缓苗。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~30 ℃,夜间温度不得低于20 ℃。缓苗后,晴天中午适当打开天窗通风,当哈密瓜苗逐渐长大,应随之加大白天温室的通风量以降温排湿,防止哈密瓜苗徒长。
湿度调控
哈密瓜对湿度的要求包括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2个方面,一般空气干燥的地区栽培的哈密瓜香味浓、甜度高,因此哈密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%~60%为宜;哈密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土壤湿度的要求不同,苗期土壤持水量宜维持在60%~65%,伸蔓期为65%~70%,果实膨大期为75%~80%,结果后期为55%~60%,哈密瓜采收前的5~7 d应完全停水。通常哈密瓜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水分管理可以归纳为播前灌水、苗期灌水等5个阶段(表2)。
5.施肥管理
整个哈密瓜生长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营养液,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植株生长状况来配比营养液。哈密瓜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及种类不同,需有一个适宜的比例,其中,对氮、磷、钾三元素的吸收比例约为30∶15∶55。一般生长前期氮、钾的需要量较大,当果实快速生长时出现高峰期,果实停止增长以后吸收量很少,生长后期,即果实进入成熟期对钙、磷的吸收量增大。因此,在哈密瓜栽培中应根据哈密瓜实际生长发育情况来调整氮、磷、钾三元素的供应比例。
6.引蔓与单蔓整枝
哈密瓜苗长到6~8片真叶时开始引蔓,通常用塑料绳或者麻绳牵引,引蔓时要注意瓜蔓绑得不能太紧,否则对以后的引蔓工作不利,还要结合吊蔓合理调整植株生长方向。平均每2 d引蔓1次,植株长到20~23片叶时要打顶。引蔓过程中注意及时摘除侧枝,否则营养消耗较高,影响植株健壮生长。哈密瓜坐瓜后通常选择12~15节上留瓜,瓜前留1~2片叶后摘心。
7.花期授粉
哈密瓜苗定植1个月后开始现花,此期应及时进行授粉,授粉方式有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2种。其中,人工授粉一般选晴天上午进行,将开放的雄花摘下,露出雄蕊,在雌花的柱头上涂抹,1朵雄花可用于2~3朵雌花的授粉。蜜蜂授粉指的是可以在温室内放置1~2个蜜蜂箱,在哈密瓜开花前7 d在温室内提前试探放蜂几个小时,即晚上将蜂箱放入温室中,第2天再打开出蜂口。在放置蜜蜂之前,一定要提前探测一下大棚里面的温度和湿度,蜜蜂授粉的最适宜温度为20 ℃左右,可上下浮动5 ℃。
8.定瓜
从坐住的瓜中只选留大小合适、瓜柄粗、瓜形端正、发育良好的坐瓜,疏去畸形瓜、病瓜,每株选留1个幼瓜,然后摘除留果上下节位的所有侧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