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高温消毒是第一种用于无土栽培生产的营养液消毒方法,出现于1987年。该方法的产生受牛奶巴氏灭菌法的启发。荷兰IM AG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适于营养液消毒的方法。
1、高温消毒的原理是利用高温使病原微生物机体蛋白质变性,从而杀死营养液里的致病微生物。这是广泛使用的营养液消毒方法。
2、高温消毒的具体方法是,经作物吸收后的多余营养液收集到集液池,从集液池营养液被泵到热交换器里预加热到80℃左右。在热交换器里,用于预热营养液的能量来自高温消毒后营养液冷却释放的热能。
3、预热后的营养液送入加热器,在这里营养液被加热到消毒温度(90℃以上。加热器使用的是外部能源,在荷兰一般使用天然气。消毒后的营养液流回热交换器进行冷却,冷却过程中释放的热能用于预热新的有待消毒的营养液。
4、冷却后的营养液储存在净液池。关于高温消毒的温度有很多研究。试验表明,营养液温度达到95℃保持10 s即可杀死所有病菌。为安全起见,一般保持95℃30秒。
5、降低温度延长时间也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,如90℃保持2 min,或85℃保持3 min。60℃保持2 min只能选择性地杀死真菌、细菌和线虫,优点是降低了设施投入及运行成本。